发布时间:2025-11-20 浏览次数:16次
11月19日下午,在校工会支持下,由校教工读书协会与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繁花》剧本情景演绎活动在图书馆观摩厅成功举办。随着活动的结束,本次教工共读系列活动也落下帷幕。
本次教工共读活动的承办方图书馆团队借助多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经验,创新阅读模式,探索“线上共读+城市行走+主题沙龙+剧本演绎”多元立体阅读模式。活动从10月13日开始,为期一个半月,通过阅读打卡、阅读行走、阅读分享、阅读演绎等多种形式,共读《繁花》,引领老师们走进金宇澄笔下的上海记忆,重温上海特有的市井气息与时代变迁,也为校园文化注入温暖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繁花》剧本演绎:沪上风情跃然舞台,书香人文浸润校园
19日下午的活动以沉浸式剧本演绎的形式开展。作为本次教师共读的收官活动,图书馆高度重视,党委书记曹鹏、副书记王辅俊,教工读书协会秘书长、图书馆副馆长段晓林等到场观摩。活动由图书馆阅读与学习交流中心副主任(徐汇)高轶楠主持。活动开始前,曹鹏讲话提到,希望借助这样的形式,搭建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也让老师们在阅读与演绎中感知城市的厚度、校园的温度。

本次演绎基于《繁花》原著,创作四幕剧本,由来自不同学院的教职工组成的“繁花剧社”深情呈现。从文本研读到舞台演绎,整场活动凝聚了老师们的智慧、热忱与创造力——有的老师亲手改编剧本,有的刚从奉贤校区下课便匆匆赶来登台,有的主动牵头组织排练,更有老师为精准传达几句沪语台词,特地请沪语熟练的同事录音,反复聆听模仿,竭力还原小说中浓郁的“上海味道”。


舞台上,沪西电影院、老式弄堂等场景在音乐衬托中徐徐展开,瞬间把观众带回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年代。剧中“不响”之处的留白艺术、沪语对白所承载的市井韵味,以及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老师们凭借细腻的表演与地道的方言,将阿宝、李李、姝华等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娓娓道来,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尽管所有演员均为非专业出身,但他们以高度的敬业精神精准把握角色特质,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情感交织的精彩演出,赢得掌声不断。

这一创新环节不仅深化了参与者对原著的理解,也实现了共读活动从线上延伸至线下。本次剧本演绎旨在让静态文字“活”起来,引导读者从“旁观者”真正转变为“参与者”。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沉浸在剧情中,久久不愿离去,纷纷踊跃交流观后感。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演出,更是一次文化的盛宴,让大家在感受上海独特风情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文学与表演融合的魅力。
《繁花》城市行走:脚步丈量文脉,实地触摸记忆
阅读行走,作为本次系列活动的主要创新形式之一,图书馆团队以金宇澄笔下充满烟火气的小说《繁花》为蓝本,活动精心设计了一条串联城市记忆的行走路线。11月5日,参与活动的老师们沿着阿宝、沪生、小毛穿行的街巷,走进文字背后的现实空间,触摸建筑肌理,聆听街角往事。

七处打卡点如七颗珍珠,串起时代的光影:从“国际饭店”“黄河路入口”到“苔圣园酒家”“长江剧场”,再到“上海时装商店”“和平饭店”,最终抵达“外滩27号”与“外白渡桥”。

每到一处,历史与文学交织共鸣。专业导游讲述建筑背后的时代风云,七位教师则接力登场,将《繁花》中发生在这些地点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或是觥筹交错间的世态炎凉,或是弄堂深处的爱恨纠葛。老师们沉浸其中,将小说情节、影视画面与眼前实景相互印证,仿佛在用脚步重读一部立体的《繁花》。
《繁花》阅读分享:咖啡氤氲书香,围炉畅谈人文
11月12日举办的阅读分享活动,以静谧而深入的方式延续对《繁花》的共读与共鸣。老师们围坐一堂,在咖啡香气与沪语乡音中,重温90年代上海的市井烟火与人生百味。

活动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我读《繁花》”主题分享,老师们畅谈阅读感悟。有人被阿宝的“不响”触动,有人从小毛命运中读出市井温情,还有人因书中一道菜、一家小馆子勾起童年回忆,真挚分享引发阵阵共鸣。
第二个环节“用上海话读《繁花》”将活动推向高潮。老师们现场朗读“阿宝不响”“轧闹猛”“吃讲茶”等经典段落,或俏皮或深情。一句句乡音诵读,让文字鲜活起来,也让在场者仿佛回到那个万物生长的年代。

整场活动持续近两小时,洋溢着温暖与诗意。老师们在共读共说中拉近距离,不仅重温了经典,更完成了一次文化寻根与精神围炉。
《繁花》阅读打卡:云端共读启幕,书香浸润日常
“每日阅读打卡”是从10月23日活动初启就一直延续的持续阅读,它串联起了每一项子活动。小程序成为教师们的线上精神驿站,活动期间近100位老师累计打卡逾1000次。老师们每日分享读书笔记、金句摘录与配图感悟,有人聚焦小说中“不响”的留白艺术,有人剖析阿宝、沪生、小毛三代人的命运浮沉,更有老师结合上海方言特色,录制沪语朗读片段,引发热烈讨论与共鸣。这场持续20余天的云端共读,不仅深化了对原著的理解,更在不同学科、院系的老师之间搭建起交流的桥梁,构建起一个温暖而富有创造力的阅读共同体。文字与思想在云端交织,让《繁花》的书香浸润每一位参与者的日常。
这场跨越一个半月的阅读盛宴,从云端到街头,从书页到舞台,我们以《繁花》为舟,渡向的不仅是上海的城市记忆,更是对人文精神的共同守望。未来,教工读书协会和图书馆将继续推出“城市文学行走”“经典剧本围读”等系列活动,让书香成为校园最恒久的底色。(供稿:校教工读书协会、图书馆,文案/摄影:高轶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