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聚合  本馆要闻

贴近学科 精准保障 图书馆走进学科开展资源推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加强服务教学和科研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本学期起,图书馆推出“走进学科资源推广服务”活动。活动根据学院、学科的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有针对性的资源服务,旨在通过贴近学科的精准资源保障,提升师生资源检索能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助力学生学业成长和学科建设发展。

11月4日,应哲学、历史、文献等学科专业的要求,举办了活动首秀。针对在前期调研中这些学科的硕博士研究生同学提出的希望了解图书馆有哪些与学科相关的资源,如何检索这些资源,以及如何高效利用古籍、知网等数据库,图书馆组织专业馆员和数据库专职讲师上门服务,进行了一场包括讲座、辅导以及互动式检索体验等的学科资源专场推广活动。

图书馆资源与文献保障中心主任许继新首先对与学科相关资源进行了概览性介绍,并对如何快速精准定位这些资源,哪些是必备的信息检索技能,以及对于暂未订购资源的解决方案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并结合检索演示,向学生展示了图书馆资源体系如何支撑并赋能哲学学科学术研究的开展。

随后,资源与文献保障中心馆员聂帆围绕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与方志库进行专题讲解,介绍了两库的文献价值与学术功能。同时重点对比分析了我校均有订购的爱如生系列数据库与中华书局经典古籍库在资源类型与收录重点方面的差异,强调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帮助师生明晰资源定位,了解适合自己的古籍资源。讲解过程中,还结合与学科相关的典型范例,现场演示了两库的检索路径与操作流程。设置的“典籍寻宝”互动环节,引导师生进行实际操作,增强了学习的参与性与实效性,现场反响热烈。

本次活动还聘请了中华书局的编辑老师讲解中华经典古籍库的特点、用法、资源构成、功能优势以及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场景。中华经典古籍库以其权威的整理本、精准的数字化处理以及便捷的检索功能,为相关学科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高效、可靠的古籍研究平台,在版本校勘、文献解读等方面具有优势。通过讲解,使同学们认识到中华经典古籍库在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时的不可替代性。

最后,来自中国知网的专职讲师带领同学进行了检索实操现场辅导。此次辅导一改传统的讲授模式,采用互动性强的“题库竞答”与现场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在讲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体验了知网的检索功能,实践了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等技巧,精准定位所需文献。同时,还介绍了知网AI在论文写作、文献综述等方面的辅助功能。独特的互动辅导,使同学们对知网的功能有了更直观、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活动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同学们表示,活动不仅内容丰富详实,涵盖了哲学、文献学、历史学研究中常用的各类资源和实用检索技能,为他们今后的课程学习、论文写作以及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保障;而且活动形式新颖,不再仅仅是单一的培训讲座,大量采用了实操互动,竞答的方式还让现场氛围轻松热烈,同学们通过现场答题检索实践,掌握了更多数据库检索方式和技巧,提升了学科资源获取能力。

本次活动是图书馆主动对接学生学习以及学科发展需求、让资源走进学科的重要服务举措,也是图书馆开展资源推广服务的首场尝试。活动以师生需求为导向,让资源与学科有效匹配对接,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具针对性、更高质量的资源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未来,图书馆还将向更多的学科拓展,让资源服务更广泛地、更直接地触达学科。

目前“走进学科资源推广服务”第二场征集中,时间、地点、活动形式,需要了解哪些数据库、需要掌握更多的检索技能,学院、学科可以直接联系我们(64322350许老师)。图书馆将根据你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上门专场资源服务。(供稿/摄影:资源与文献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