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服务导航  数据服务

上海师范大学数据库利用绩效分析摘要

(2024年度)

图书馆资源建设是学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度,我校图书馆共订购并上线服务数据库152个,其中外文数据库80个,中文数据库72个。除去部分新购及自建数据库,本次对有使用数据的76个外文数据库和54个中文数据库进行了绩效分析,以下是相关情况简报。


一、使用情况概述

外文数据库中,索引类的Web of Science系列(SCIE、SSCI、A&HCI等)检索量高达46万次以上,Seeking Knowledge(寻知检索平台)下载量达8万余篇;参考工具书类的Encyclopedia Britannica Online(大英百科全书)下载量超1400次,访问量近12万次;期刊图书类的Elsevier-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下载量位居前列。中文数据库里,中国知网系列、超星系列等使用量较高,其中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下载量达279万余次。


二、使用趋势分析

在66个中外文续费库中,外文续费库如EBSCO-Academic Search Premier、EBSCO-APA(心理学数据库)等25种数据库使用量增长,其中5个库增幅超100%以上;部分数据库使用量下降, 2025年已停订。中文续费库中,超星发现使用量上升26.89%,中国法律资源库、非书资料管理系统使用量显著增长;而中国知网-重要会议论文库等使用量下降。


三、使用成本分析

中外文数据库单次使用成本差异大,有两个库单次使用成本较高。高成本原因主要是用户群体规模小、研究需求变化、学科覆盖范围小等。


四、总结与建议

1.保障高使用量、高影响力数据库资源,如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等,持续助力学校学科发展。 

2.关注并扩充历史档案库等特色电子馆藏,满足重点学科研究需求。

3.文献发现传递等平台用量高、趋势增长,表明图书馆能立即满足用户资源需求的数据库与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差距有所拉大,应加强采购力度。    

4.针对低使用量数据库,通过宣传推广、资源优化或合理调整采购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成本。 

5.综合评估低使用量、高成本数据库的续订必要性,考虑停购、议价等措施,优化资源投入。



如需获取全文,请咨询图书馆获取。